阅读下面的诗歌后完成下列小题
登高杜甫
风急天高猿啸哀,清沙白鸟飞回。无边落木萧萧下,不尽长江滚滚来。万里悲秋常作客,百年多病独登台。艰难苦恨繁霜鬓,漆倒新停浊酒杯。
1.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,不恰当的一项是()A.首联写诗人登高的见闻诗人对风、天、猿啸、渚、沙、乌飞等具体的景物,进行了生动具体细致的刻画。
B.颔联也是写景,但手法与首联不同,如果说首联是一幅工笔画的话,那么颔联就是一幅写意画诗人抓住典型的景物一一萧萧的落木,滚滚的流水,加以渲染,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。
C.颔联诗人点明诗旨诗人登高望远,由无边的落木,不尽的江水,联想到自己漂泊万里,暮年多病,抒发了怨天尤人的牢骚,这是孤独者的慨叹。
D.杜甫是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,他对人生有大悲悯“艰难苦恨繁霜鬓”是他关于现实观照的结果。
2.《登高》前四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,熔铸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?
试题来源:2019届贵州省安顺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
2.①是一幅凄凉的秋景图。诗人登上高处,峡中不断传来“高猿长啸”之声,使顿生悲情;②韶光易逝、壮志难酬的感枪:仰望茫无边际、萧萧而下的木叶,俯视奔流不息、滚滚而来的江水;尤其是“无边、不尽”,透出其沉郁悲凉,不仅写出了空间的广漠,更强调无处不含悲秋之气。
[解析]
1.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,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,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、意象意境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,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。解含此类题目,首先要审题,即明确题干的要求,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“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,不正确的一项是”,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,参看注释,逐句翻译诗句,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,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,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,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,再对照选项一—确认,得出答案。本题中C项“怨天尤人”与“孤独”错。杜甫忧国忧民,他并非只为个人的际遇伤怀而怨天尤人。
故答案为C。
2.本题考查诗歌鉴赏情景间的关系。解答此类题目,首先应该找出景物描写中的意象,进而概括出诗歌意境的特点。接着借助意象的符号意义,再加上对诗歌背景及作者际遇的把握,正确解读诗人的情感。答情感时要先概括,再分析,既要答出表达了什么情感,又要答出为什么有这种情感。本诗前四句描写急风震撼高天,发出怒号的声音;猿猴哀鸣;渚清沙白,飞鸟之影映入寒渚;木叶纷纷凋落、江水奔腾涌;写出了一片深秋的凄清之色。“猿啸哀”,一个“哀”字写出诗人的悲情;“无边”“不尽”既写出空间的辽阔,又写出时间的久远,在这辽远的天地间,人显得那么渺小,转眼人生将尽,当初的理想却仍未实现,诗人不免生出韶光易逝、壮志难酬的感恰。
古典诗歌的作者在他们的作品中表达情感、主张、观点和态度时,直白张扬(或开门见山,或卒章显志)的少,含蓄隐晦(或借景抒情,或托物言志)的多。因此,正确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,必须多管齐下,准确理解、仔细分析,做出全方位、多角度的解读。首先,熟悉形象的符号意义。众所周知,古典诗歌乃至各类文学作品都是借助“形象”的塑造来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。诗歌中塑造的形象,除了人物形象(叙事主人公、抒情主人公),更多的是景物形象:如湖光山色、田园桑麻、大漠孤城之类。这些形象,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和情感,所以被称作“意象”。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意象,才能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。
比如本题中的“西山”和“清江”。然后,把握诗中的显性信息,古典诗歌中,除了含蓄隐晦的隐性信息,也有一些显性信息,鉴赏时要注意把握。这些显性信息,一般出现在诗歌的标题或由命题者提供的注释中。
原创文章,作者:admin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jintaiyangdaan.net/974.html